推文…我和柴油的窩 格主有幾則阿拉斯加郵輪的文章寫得很好…我多次請益壯膽 不同的郵輪公司 略有差異 各位可以併參比較 再次感謝…
阿拉斯加有幾個別名 我覺得最適切應該是…最後的邊疆 The Last Frontier 她的天然物產富饒 其經濟資源從高山到海洋生生不息 這是人類無法勝天的奧秘…
我們的航線有三次靠岸 1-凱契根Ketchikan 2-朱諾Juneau 3-史凱威Skaway每次靠岸各有不同的行程 從輕鬆漫步到探險刺激 選項非常多 一個行程的費用從幾十到幾百美元不等 我也僅能從郵輪網頁介紹 虛擬實境…我雖意有所屬的行程 還是希望等大家上郵輪之後取得共識…隊友說 跟團長走就對了…
第一天晚餐後 受眾之託 到櫃台購買行程 我跟櫃台小姐說我們有14人 請給我折扣…她問我是哪個旅行團 我說 我不是旅行團我是親友團 櫃台小姐說 喔…請稍後…她進辦公室 幾分鐘之後出來跟我說 每一個人減20美金 我說….我們這麼多人 只能這樣嗎 請主管再減一些吧…(說完 身體有點發熱 希望不會壞了台灣人的形象 但我知道福利在嘴巴上…)櫃台小姐再進辦公室 過了一會兒出來說 每個人減25美金 我側看身旁的隊友嘴角上揚…團長皮厚 大家開心就好…
凱契根 早上6:30分船靠岸了 想捕捉日出的隊友 一大早上甲板 灰暗陰雨 冷颼颼 又回房間窩了一下 嗯…如果是陽台房就可以先觀望外面的天氣…
今天靠岸後團長我安排0元行程 就是各自當家 隨興地走走逛逛 再回船上用餐 吃飽撐著再下船走走…直到啟航前返回即可 出發前我在博客來買了幾本郵輪的書 其中一本絕對不無聊!長程郵輪這樣搭就對了 作者說他整個行程沒有額外的花費…是怎麼辦到的 有興趣可到圖書館借來看看 我喜歡看新書 看完之後我會把書轉送朋友或送給圖書館供眾閱覽…
凱契根是阿拉斯加州最南邊的峽灣小鎮 鄰近美加邊境 這裡與美國本土相隔遙遠 沒有陸路交通連接 以海運及空運為主…一年有230天下雨 (68%的下雨機率) 顯然 雨具是必備的 享受與友伴在雨中漫步的風情…
輕鬆的吃個早餐 雨勢間歇 安檢口排隊準備放風去 一陣陣的冷風夾著毛毛雨 戶外大約13度 為了一睹小鎮的風采 大家不畏風雨 除了我們岸邊已經有Coral Princess / Volendam / Holland Line / Norwegian Bliss 一共五艘郵輪停泊 早上八點多 湧進了1萬多名的觀光客 街上的小店已經門庭若市…
走在凱契根Main Street街上 路邊的旗幟(圖案)是以玻璃拼貼製作 形成另類的街景 同時凸顯這個城市的特色 比起圖騰的語彙簡單多了 一目了然…矗立在大街上的歡迎牌樓 Welcome to Alaska 1st City歡迎來到阿拉斯加第一城市 是阿拉斯加最南邊的第一座城市 還是 遊客抵達阿拉斯加見到的第一座城市??我打從心裡認為她是小鎮啊…下方還有一行小字The salmon Capital of the World向世界宣稱 此地是…世界鮭魚之都…野生鮭魚罐頭真的好吃 再重也要扛個幾罐回來 走過千萬別錯過…
跟著人潮走到赫赫有名的小溪街 早期的拓荒者就是在這個地方建築棲身之所 順著山壁 用木條架高的木屋沿溪搭建 山嵐雲霧飄渺渲染了木屋繽紛的漆料 成為最吸睛的觀光景點…沿著凱契根溪Creek Ketchikan 小小的一條溪溝清澈見底 沒想到這可是鮭魚迴游的主要路線 每年秋季 數以萬計的鮭魚在溪中逆流而上 所經受難以置信的生命歷程令人動容的說…是…同類爭競搏命的歸根之旅…
在小溪街上見到一個穿著雨衣的毛小孩 其設計穿脫方便 我問了飼主在哪裡可以買到…她給了我店家的方向 我開導航查詢 遠在3公里外 執著如我 撐著傘一路上坡 快馬加鞭 終於抵達 可惜賣完了 為了彌補此失落感 給Lion買了玩具雨鞋(捏它會發出啾啾聲)……
朱諾 到此一遊 才知道此地的聯外交通只有飛機與船隻 但她可是阿拉斯加的首府 其土地面積是全州最大的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居首府的條件…阿拉斯加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 坐擁金礦山脈 盛產珠寶 此地許多小家碧玉的珠寶店 有隊友買了一個項鍊墜子 做工細緻款式高雅 價格確實比美國本土便宜些 難怪穿梭於此的觀光客還真不少咧…追溯1880年 朱諾Juneau 印地安酋長 可威Kowee及哈里斯Haris三人 在朱諾的小溪中發現豆大的黃金 因此開啟了百餘年官方與民間的淘金熱潮…也是此地以朱諾命名之由來 我最好奇的是 有多少人因此致富… 多年前我攀登台灣百岳 畢祿.羊頭山縱走 立霧溪底有原住民自行架設但是已廢棄的淘金設備 我們卸下裝備下到溪裡瘋狂的咨意妄想淘金大夢 我撿拾了一塊帶有金沙的石頭一路背回家 至今想起 我是如此的幼稚可笑…
我們買棉田豪冰河+賞鯨的行程Mendenhall Glacier & Whale quest 全程5.25小時 郵輪早上8:00靠岸 下了船跟著指引就是我們的專車 司機兼導遊 介紹到沿途重要景點 就放慢車速讓大家欣賞拍照 賞鯨碼頭離朱諾市區行車約35分鐘可到碼頭 我們搭的賞鯨船是雙體船catamaran 分上下兩層 可乘載70個人左右 我們的船長是一位年輕的女士 航駕技術熟練…賞鯨 ...不管甚麼鯨 就是要看到鯨 船公司大膽的說 如果出航沒有看見鯨魚的蹤跡 每一個人可以獲得100美元… 別傻了…當船長發現鯨魚蹤影時 他會調動船行的方向 讓船艙內的旅客從不同的角度觀賞鯨魚…巡航時 海獅 海豹 豪不畏懼靠近的船隻 禿鷹叫囂著尋覓獵物…我們在朱諾附近的水域 目睹非常健壯的駝背鯨 牠門在營養豐富的海域覓食和嬉戲度過夏天 之後牠們往夏威夷交配和分娩…鯨魚的呼吸迴圈通常可維持4-6分鐘 牠門會再躍出水面補給氧氣 展現充滿力道的巨型尾巴…拍下錄下這珍貴的畫面 堅持與等待是值得的…
從Google地圖可見朱諾環繞著海岸 由於該地區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氣候 大量的降雪互相擠壓 大約3000年前開始 從小冰河時期形成了廣大的冰川 我看過深度的冰河探險影片 冰山洞穴晶瑩剔透如藍寶石般閃亮 怎不令人悸動嚮往…
此地門登霍爾Motorcoach冰川存活的時間比北美其他冰川要長得多 最熱門最具代表的路線和交通最方便抵達的冰河(自駕或搭觀光公車)為棉田豪冰河Mendenhall Glacier 距市區20公里 導遊說棉田豪國家公園一年有300天下雨咧 今天一早濕雨清冷 沒多久轉為陰天 下車後步行5分鐘 一群遊客簇擁著叢林間出來散步的棕熊 國家公園管理員上前來 請遊客保持距離…人性是無法參透野性的 不是嗎…
棉田豪冰河是最容易接近的冰河 映在眼前的是氣勢磅薄的冰山 冰河前端連著湛青的棉田豪湖Mendenhall Lake 從1910年起有紀錄以來 冰河已後退將近3公里 地球暖化殘酷又真實的證據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眼前…
棉田豪冰河遊客中心旁邊有一條小徑通往Nugget Fall大瀑布 如萬馬奔騰從山頂直瀉而下 第一次見到冰山與瀑布同框的景象 這真實的景象 如詩如夢如幻…瀑布的匯集處是急流與漩渦 划著橡皮艇的遊客 藉著瀑布衝下來的波浪載浮載沉的歡呼 我的額頭冒的不知是冷汗還是瀑布的水氣…
為了觀景設計成圓形的冰川的遊客中心建在山谷之上的懸崖上非常驚險令我驚訝 外觀就像一座屹立不搖的城堡 可以搭乘電梯上到二樓觀景 有高倍數望遠鏡可清楚看見冰河的紋理構造 播放的解說影片我覺得還蠻震撼的 逛逛紀念小物店…蓋個紀念章戳為此行留下一抹紀錄與回憶吧…
行程結束回到朱諾市區 經過阿拉斯加長腳蟹專賣店 看了一下牌價 等著晚餐時刻大家吃完長腳蟹的主餐 自己算算吃了多少大洋…今晚8點30分起航
史凱威 有北美洲小瑞士之稱 整個城市被雪山環繞著 從Google地圖才了解 她的位置很像英文字的Y地勢險峻位處邊陲 居民充其量1000人 居民說 她唸的那個年級只有他一人 沒有同學也沒有競爭者 可以當永遠的第一名…為何史凱威是通往阿拉斯加和育空的黃金大門 因為 穿過海岸山脈的白色通道和陡峭的ChiKoot Pass奇爾庫特小徑(美加邊境)淘金客必經之地 許多礦工在險峻的奇爾庫特小道上喪生…19世紀末克朗岱克淘金潮Klondike Gold Rush 淘金者都必須從史凱威準備一年份的糧食 人力當獸力背著各種裝備翻山越嶺前往加拿大淘金 這裡才繁榮起來 一直到1898年開始建造鐵路1990建造後 往返加拿大才變的方便許多 可惜淘金熱潮已消退 不久之後鐵路停駛 我們搭的火車是轉型後的觀光火車 內裝以實木為主 座椅舖了軟墊 此時是7月還開著燃煤暖爐 如以觀光的心情 很難體驗當年淘金之路是多麼的艱辛!!!…火車到美加邊境時 列車長會停醒大家安靜接受證件查驗…
我們買白色通行和育空全線鐵路的行程White Pass Bennett Lake Adventure全程5.5小時 早上5:30天還沒亮船已經靠岸 我們今天的行程又遠又長 時差調撥往後一小時…先做了沙盤推演 請大家早上簡單吃一點或是自行打包餐點路上補充 加上今天火車上提供輕食餐盒一份 應該足夠了…
火車從史凱威到育空卡克羅斯Carcoss,Y.T這條鐵路被認為是工程奇跡 不可能的壯舉 三英尺寬 狹窄軌距鐵路 途經兩個隧道 非常高的高空支架搭設的橋樑 這條鐵路用了450噸炸藥爆破 完成110英里(約176公里)崎嶇陡升的鐵路 沿途令人驚歎的美景 瀑布 山脈 峽谷 冰川 淘金公墓紀念當年的殉難工人 如今 我們安穩地坐在火車上 串聯早年探礦者們尋找財富的的原始路線 拍照是記錄這些歷史最好的方式…火車在美加邊界育空地區班納特湖Bennett Lake休息50分鐘 我們可以探索曾經在克朗岱克國家公園Klondike Gold Rush International Park 在淘金高峰期 班納特湖是淘金者背著他們的貨物在奇爾庫特小道Chilkoot Trail或白色隘口的行徑 越過海岸山脈 湧現數以萬計的淘金客…
班納特湖小徑的制高點有一座整修中的小教堂 Bennett Lake Church 1899年由St. Andrew's Presbyterian Church建造1902年隨著淘金熱結束而結束…青山在 綠水長 曾經在這個小教堂心靈得到慰藉的人兒早已歸土 整修後的小教堂 未來可能是一個歷史的光點 或 開啟造訪此地的遊客心靈的另一扇窗…?
回程我們的專車巴士已經在卡克羅斯小鎮等候我們 方圓500公尺環繞著紀念品 美式食物小店 遠觀近玩兩相宜 黃土沙地 植物稀疏荒涼 好像沙漠…回來查了一下 才知道此的是當時淘金客中繼站 不遠之處有一個世界最小的沙漠….位於加拿大育空Yukon省的卡克羅斯沙漠Carcross Deseat只有260英畝…我太淺了 只知道世界最大的沙漠…
回程巴士我們在凱契根的博物館下車 博物館有免費的wi-fi 入門參觀2元美金…走在史凱威的街上 小鎮保留了當時的淘金客 來到這個蠻荒之地 以有限的資源 搭起簡陋的帳篷棲身 要不是偉大的發財夢 誰願意呢…後來人口越來越多 小鎮的樣貌逐漸形成 先民的小屋 在百老匯街上 如今看來實在非常的簡陋 這些小屋大部分部分已經改裝為觀光紀念品店 街郭的側巷還保留幾間給觀光客拍照 此地最具特色的 應該是印第安原住民用海象牙 鯨魚骨 長毛象化石或植物化石為素材的雕刻藝品店…即使物換星移 歷史好像指南針 帶著旅人走相同的路徑尋找故事…